與中國供應商草擬更廣泛的合約條款或獨立協議,是建立爭議解決機制的關鍵一步,為雙方提供保證。主要考慮因素包括
仲裁機構
中國最廣泛認可的機構是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CIETAC)。另外,如果您的供應商同意,也可以考慮國際機構,如國際商會 (ICC) 或香港國際仲裁中心 (HKIAC),儘管費用高昂。
根據中國法律,未指定特定機構會導致條款無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提起的臨時仲裁僅在上海得到承認。
仲裁範圍
仲裁條款不僅應廣義定義為 「由 」引起的爭議,還應定義為 「與」合同 「相關 」的爭議,包括所有類別的事項,如智慧財產權許可協議中的智慧財產權侵權。狹義的範圍可能會導致對於特定爭議是否應受仲裁規範的爭議。
仲裁通常適用於 合約和商業爭議,包括:
- 違反合約
- 智慧財產權爭議(如授權協議、商標侵權)
- 合資企業的分歧
- 建築與工程糾紛
但在中國,以下爭議不可仲裁:
- 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勞資糾紛和農業合同糾紛;
- 婚姻、領養、監護、監護權、繼承;
- 行政爭議。
準據法
說明合同的準據法(例如,「本協議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管轄」)。
仲裁地點
仲裁地的選擇是一個法律概念,指仲裁被視為在哪個司法管轄區進行,決定仲裁條款的法律管轄仲裁的有效性和程序,但不管轄實體合同。
實際上,我們會指出中國中立的第三個城市作為進行的地點。
仲裁規則
說明所選仲裁機構的規則(例如,「仲裁應根據《CIETAC 規則》、《ICC 規則》或其他認可規則進行」)。
仲裁員人數
決定指定單一或多位仲裁員。複雜的爭議通常需要三名仲裁員,而較小的交易可能選擇單一仲裁員,以降低成本。
仲裁語言
指定仲裁程序中使用的語言。
鑒於中國仲裁員通常精通兩種語言,指定仲裁語言可能沒有必要。
裁決的終局性
提及仲裁裁決應為最終裁決,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法律費用
在國際仲裁中,費用轉移(例如「輸者付費」)更為普遍和接受。下面是一個例子:
「勝訴方有權向非勝訴方收回其仲裁費、律師費、專家證人費、翻譯費以及仲裁庭確定的與仲裁有關的其他合理費用」。
中國機構提供的示範仲裁條款
CIETAC 示範條款: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任何爭議,應提交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CIETAC)___________ 分會(仲裁中心)進行仲裁,仲裁應按照申請仲裁時有效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進行。仲裁裁決為最終裁決,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示範條款: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任何爭議,應提交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CMAC)根據申請仲裁時有效的CMAC仲裁規則進行仲裁。
仲裁裁決為最終裁決,對各方均有約束力。
建議增加的內容:
仲裁庭應由[...]名仲裁員組成。
仲裁地點應為[...]。
仲裁語言應為[...]。
本合約受[...]法律管轄"。
廣州仲裁委員會示範條款: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任何爭議、爭執、分歧或索賠,包括本合同的存在、有效性、解釋、履行、違約或終止,或因本合同引起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任何非合同爭議,均應提交中國南沙國際仲裁中心按照其在申請仲裁時有效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
仲裁員人數應為 [一名或三名]。
仲裁應以 [指定語言] 進行"。
HKIAC 標準條款:
“由本合約引起或與本合約有關的任何爭議、爭執、分歧或索賠,包括本合約的存在、有效性、解釋、履行、違約或終止,或由本合約引起或與本合約有關的任何非合約義務的爭議,均應提交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根據提交仲裁通知時有效的《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管理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並最終解決。
* 本仲裁條款的法律應為 … (香港法律).
仲裁地點應為 … (香港).
仲裁員人數應為 … (一或三).
仲裁程序應在 … (插入語言).
仲裁庭的收費和開支,應根據本《規則》......(附表 2 或附表 3)決定。“
常見問題 (FAQ)
在中國,仲裁和訴訟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 仲裁較為保密,而訴訟則在公開法庭進行。
- 仲裁判決是最終的,具有約束力,上訴的理由有限,不像訴訟可以多次上訴。
- 仲裁更具彈性,當事人可自由選擇仲裁員和仲裁機構。
中國仲裁程序的步驟是什麼?
- 提交仲裁申請:向所選的機構提交仲裁申請。
- 選擇仲裁員:當事人選擇仲裁員或依據機構的預設指定。
- 初步聽證:處理程序事項。
- 證據交流:雙方提交並交換證據。
- 聽證會:向仲裁庭提出口頭申辯。
- 獎項頒發:仲裁庭做出具有約束力的裁決。
中國的仲裁裁決是否可以在國際間執行?
是的,根據紐約公約(1958年),中國的仲裁裁決可在170多個會員國執行。同樣,外國裁決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也可以在中國執行。
在中國仲裁的費用是多少?
- 費用通常包括仲裁費、行政費和法律代表費。
- 仲裁費用通常根據所選機構的規則,依據爭議金額計算。
- 有些機構允許成本轉移,即由敗訴一方支付部分或全部成本。
在中國仲裁需要多長時間?
仲裁通常比訴訟快。大多數案件都能在 6-12 個月, 取決於複雜性和機構。
當事人對中國的仲裁裁決可以上訴嗎?
中國的仲裁裁決為 最終及具約束力,提出質疑的理由有限,例如:
- 缺乏管轄權。
- 程序不當。
- 違反公共政策。
然而,透過中國法院提出挑戰的情況非常罕見。
是否必須為外國當事人委聘中國註冊律師?
不,這不是強制性的。
當事人可以代表自己或指定任何法律代表,例如外國律師、法律顧問、公司員工或其他可以代表當事人的法律代表,只要仲裁規則和機構允許即可。
更多資訊
查看更多關於 中國仲裁法.
查看更多關於如何 保留在中國進行訴訟的中文資格,如果您希望將案件提交法院而非仲裁。
如需有關仲裁條款或如何透過仲裁解決您的法律爭議的法律建議,請隨時與我們聯繫,我們的電話是 contact@gbaiplawyer.com.
